首页 金融文章正文

美股蔚来的简单介绍

金融 2022年10月25日 02:55 34 融和实业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美股蔚来,以及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销毁证据?!两场车祸后,蔚来这次撞墙了

8月12日下午两点多,蔚来车主林某钦先生驾驶自己的蔚来ES8,启用了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在沈海高速涵江段撞到了作业中的工程车,不幸罹难。

这则消息很快传播开。人们纷纷表示悼念,也对事件中的自动驾驶和蔚来提出质疑。

有人说,在中国平均每8分钟就有1人因车祸死亡,这场车祸只是每年几万次的悲剧里,普通的一出。

“这则消息引人注目的原因,不外乎契合了几个热点:新能源、蔚来、自动驾驶。”

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7月30日,一辆蔚来 汽车 在上海发生车祸,碰撞起火,车主也不幸遇难。

15天内,两起车毁人亡的悲剧事件,已经足够人们警惕。

更让人吃惊的是蔚来自己的操作。

据林某钦先生家属委托代理此案的律师,北京权佑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林丽鸿披露,一位蔚来的技术人员未经交警同意,私自接触涉案车辆进行操作。

交警昨日已传唤该蔚来技术人员做笔录,若调查结果是车辆数据被篡改或毁灭,涉嫌刑事犯罪,蔚来公司需要对本起事故承担全部责任。

剧情突然走向了刑事案件。

消失的数据

有网友预测了蔚来的处理方案:“临时工,总部不知情,表示沉痛哀悼。”

公关话术三件套。

其实家属的诉求很简单,一个真相而已。

逝者的朋友,也是购买蔚来 汽车 的推荐人也在蔚来APP里公开对话蔚来高管。

其中提到:

8月13日,家属和交警要求蔚来提供车辆行驶数据,以及提取车内行车记录数据。

而蔚来在8月13日派了一个不专业的工程师,折腾了好几个小时。结果只提取到10个今年一月份的行车记录视频。

云端的数据,蔚来方面表示在走审批流程,盖章需要时间。

这位工程师,和被警方传唤的技术人员是否同一人暂且不得而知。

我们暂且抱着最大的善意去揣测蔚来那位技术人员,只是不懂流程的无心之失。但是为什么车祸之后,蔚来的行车数据会损坏地如此严重?

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的安全性之外, 汽车 本身的安全性,也应该被打个大大的问号。

而打着新能源、智能化旗号的蔚来,如果连行车数据都不能准确还原,那实在是把自家的脸面在柏油路面上狠狠摩擦。

定价三四万的NOP功能,依靠车上装载的诸多传感器进行运作。买车时吹嘘地多么高大上,人工智能、传感器、大数据。事发时统统成为一场空。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此不可靠的数据系统,如何能让人放心蔚来的领航辅助功能(NOP)呢?

鼓吹智能化、自动化的造车新势力。不求它可以直接带我们迈进无人驾驶的新纪元。但好歹,智能化的基础是把纪录下行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或许记录得太真实,以至于蔚来的技术人员需要越过交警,提前操作。

营销、服务与现实

目前,诸多车企都存在这过度营销的现象,在宣传上经常会强调自动驾驶,以低人工接管率、解放双手等话术吸引消费者,悄然弱化“辅助”二字。面对国际通行的自动驾驶分级L2、L3,找出各种擦边球。

2019年8月22日,蔚来 汽车 副总裁沈斐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小视频,表示NIO Pilot(蔚来自动辅助驾驶)越来越上瘾,1点半会议结束,在自动辅助驾驶帮助下,放心地边吃东西边开车。

一只手拿手机录视频,一只手提着星巴克的纸袋。很显然,这位副总裁的双手是绝对脱离方向盘的。这自然是对车主极其不好的官方示范。

试想,一项通往未来的智能驾驶技术就摆在面前,为何不试一试呢?连人家高管都很放心,我们普通车主自然可以安心了。

今年3月,面对美国政府的质询,特斯拉承认其Autopilot和FSD功能都不是自动驾驶系统,而只是驾驶辅助功能,不能让特斯拉的车辆实现自动驾驶。

而在家属展示的APP录屏中可以看出,车辆的行驶速度从约114公里/时瞬间降至0,瞬时能耗为0,意味着这时车辆已经出事故。而诡异的是,过程中并没有一次刹车措施。

在警方的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对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的讨论可能有空谈之嫌。

但调查似乎陷入了僵局。

朋友的尸体在前,林某钦的朋友还只能用乞求的语气,对话蔚来“希望接下来对于案件的调查工作蔚来这边能全力配合我们亲属和交警部门,请你们有效率一点,给我们想要的所有,不要套路我们了,还原事实的真相,拜托了可以嘛?@秦力洪 李斌”

蔚来创始人李斌曾说:“蔚来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极致的用户体验上”。

一向以提供优质服务著称的蔚来,人称 汽车 界的海底捞。大笔资金投入在对车主的服务中。

这次却对遇难者家属迟迟没有切实的回应和帮助。

很显然是兹事体大,李斌还没有拍板。

出行教父,大起大落

李斌不是第一次陷入危局。

从安徽农村走出来的李斌,曾被家里人劝说上个中专。周围的人,都是顺从地走上这条路。

但李斌不认命。他以绝食相逼,求得家人支持他读高中考大学。

他也不负自己的倔强,以太湖县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大,传为当地一段佳话。

而在北大,李斌更是在学霸的道路上狂奔。有个段子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说的正是李斌了。他报考的专业的 社会 学,自己还申请辅修了法律和计算机。

然后李斌北大 社会 学的学长拉着他创办了北京科文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当当网的前身。这个学长正是李国庆。

当没等到当当上线,李斌就告别了这位学长,他打算去做 汽车 网站。

媒体公关行业的都知道,花钱最大方的,就是 汽车 圈的金主爸爸们。

在1999年,国家刚放开私家车,那时候紧俏的私家车还是车企们躺着都能把车卖了,真正的卖方市场。

李斌觉察到了这个机会。融到了900万的资金,创建易车网,赶上了20世界互联网的最后一班车。

当然也赶上了互联网的泡沫。

大股东北汽撤资,他选择自己背负了400万债务。80几名员工,眨眼间就只剩下7名。

结果易车网不仅还上了债,最后还成功赴美上市,估值5亿美金。

后来的投资人看中李斌,就是27岁的李斌,当年有这份担当和魄力。

李斌还是摩拜单车的早期投资人,持股比例仅次于创始人胡玮炜,曾高达29.25%。几年前共享单车的风吹得多热烈,一点也不压于今时今日的新能源。

而2019年,李斌重新创业的蔚来,也经历过一场至暗时刻。经历了自燃召回、高管离职、大批裁员的一系列危机。

其财报显示2018年巨亏95亿人民币,而跌幅一度超过50%。当年Q1、Q2的财报显示两个季度分别亏损26亿和32亿。

蔚来股价先是破发,最后一度跌到1美元,在美股退市的边缘徘徊。

李斌的妻子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全球仅有一份的白色CHANEL,结果被网友喷到删文。

当人们开始竞猜蔚来何时破产,投资人们也坐不住了。业界纷纷指责李斌太烧钱,有车企打算并购蔚来,最重要的条件竟然就是“换掉李斌”。

但李斌没被打倒。面对外界的唱衰,他亲自飞去黑龙江的黑河、新疆的伊犁。只要有蔚来车主的地方,他都选择亲自拜访。

再加上免费终身换电等等举措,2019年的四季度,蔚来创造力纯电动车销量全球第一的惊人数。

卖出去的8224辆车,高达有50%是蔚来老车主的复购,在蔚来的官方APP上,可以看见许多车主在晒自己的第二台、第三台蔚来。

终于,蔚来好不容易走出股价的低谷,尾附着特斯拉疯涨的大行情,迎来了希望的曙光。又卷进一场人命官司、血色悲剧。

出行教父栽了个跟头。但事情过去,股价下跌,至多就是品牌声誉受损。

真正悲哀的是,有人生命已暂停在31岁,他的人生风景止步于26301千米,那个蔚来的行车记录中消失的午后。

美国机构灰熊做空蔚来汽车,此举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机构灰熊做空蔚来汽车引发了市场的关注。6月28日,灰熊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认为蔚来汽车在用Valeant那样的财会游戏,通过夸大收入和提高净利润率达到目标”的做空报告。

营收遭质疑

简单来说就是灰熊认为蔚来汽车通过夸大自己的营收和净利润率来抬高股价。在灰熊的这份做空报告当中其指出蔚来汽车可能是利用一家未纳入合并报表的关联方来扩大其收入和盈利能力。看到蔚来汽车的业绩,其在股票市场才会被投资者们追捧。自从2022年以来。未来汽车的股价累计暴涨450%,一跃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电动汽车企业之一。

在该报告中还提到截至2021年9月的9个月内,蔚来的全资子公司蔚能为其带来了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夸大了10%~95%,简单来说就是灰熊认为蔚来汽车的营收存在夸大的嫌疑。特别是该报告当中还提到了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认为其存参与过的多家企业都经历过股价或者估值的暴跌,直到它们被出售之后,其估值远低于巅峰水平。简单来说就是对蔚来汽车创始人的能力产生了质疑,不认为其有能力能够更好的带领蔚来汽车发展。

目前针对灰熊机构的这份报告,蔚来回应称该报告中充满了大量不实的信息,以及对蔚来披露的信息的解读有误。

汽车股低迷

随着蔚来汽车被灰熊做空,多家车企开始出现暴雷现象。车企面临暴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前期涨幅过大,自4月以来汽车整车板块指数涨幅高达82%,在这样巨大的涨幅的情况下,市场面临的调整。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多支汽车股被曝出了利空的消息,加剧了市场悲观的情绪。

二次上市不融资,其实是蔚来等不起了

由于目前大量的未偿债务和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蔚来在一段时间内依旧面临财务方面的挑战

文 | 顾翎羽 李彪

编辑 | 刘以秦

2022年2月28日,新能源 汽车 品牌蔚来 (9866.HK) 宣布通过港交所聆讯,以“介绍方式上市”。这是一种相对特殊的上市方式,根据港交所交易规则,蔚来此次不募集新的资金或发行新股,而是将原有部分股份拿出来交易。蔚来称,这是为了不稀释原有股东的利益。

3月10日,蔚来以惊人的速度登陆港交所,首日开盘价为160港元,收盘价158.9港元,港股市值达2652亿港元(约2143亿元人民币)。由于隔夜美股上涨,港股开盘跟涨,蔚来股价表现只能算中规中矩。

这是蔚来的二次上市,2018年,蔚来在美股上市,过去一年,蔚来美股股价跌幅达到70%。2021年2月9日,蔚来美股收盘价创下62.8美元的 历史 高位,总市值一度超过1000亿美元。截至2022年3月9日收盘,蔚来股价为20.17美元,最新市值降至321亿美元。

涨跌之间,既有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也有蔚来自身的因素。

今年,蔚来已经连续两个月跌出新能源 汽车 交付量榜前三名,频频面临变慢了的质疑。新能源 汽车 市场正由资格赛向淘汰赛转变,2021年新能源 汽车 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14.8%,而2019年这一数字是4.7%,2020年是5.8%,以此推算,在20%渗透率的市场拐点之前,保持原有的扩张速度就意味着落后。

对2022年计划推出三款车型的蔚来来说,战略必须从稳健变向扩张甚至是激进,蔚来需要更多资金以及更好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这是蔚来的当务之急,乍看起来,此次挂牌不融资,并不能缓解这些问题。

介绍上市的玄机

2018年,李斌带着头顶“中国特斯拉”光环的蔚来赴美上市,目标融资20亿美元。然而,美国投资人普遍不看好,蔚来只融到了计划一半:10亿美元,融资额不足导致蔚来一度命悬一线。2019年末,蔚来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8.6亿元,股价暴跌至1.19美元的低点。

直到赴港二次上市,外界对蔚来的认知离不开“缺钱”。

蔚来称,赴港上市是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交易地点选择和更灵活的交易时间,将有助于引入更多的投资者,且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利。

这是事实,但不是全部事实。

市场普遍认为,随着中概股退市风险加大,监管层面对数据和国家安全的审查也更加严格,赴港二次上市已经成为了企业安全的退路。蔚来的特殊,在于其采用的介绍上市方式和时机。

简单理解,介绍上市是指如果一家公司已在其他交易所或板块上市,那么这家公司可以不用再发行新股,而直接申请在香港主板上市,获得一个股份流通的资格。

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业务合伙人朱梁律师告诉《 财经 十一人》,相比常规IPO,介绍上市优点主要在于一是流程相对简单,审核时间相对较快;二是将企业融资和上市时间分开,企业可以在之后有需要时再融资。并非所有的企业上市均为了融资,当市场环境对融资并不友好,或是企业并无过多的融资需求时,这种上市方式给予企业较高的灵活性。

这正是蔚来当前的两难。事实上,在融资方面,蔚来已经慢了。在头部新造车势力中,蔚来最早登陆美股。然而在小鹏和理想相继完成回港上市后,去年9月,蔚来被传因为用户信托问题受到监管层质疑,错失上市窗口。

当时,一位接近蔚来投资人在向《 财经 十一人》谈及此事时表达了遗憾,“之后(2022年)再上市,新能源肯定还是被看好的板块,但是还能有这么好的估值吗?”

多位投资人向《 财经 十一人》表示,受到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市场流动性等影响,现在并不是一个募资的好时机。对于有充足现金的企业,应该避开这段“萎靡期”,去寻找下一个机会。

然而蔚来等不起了。

一位从事港股上市业务的律师向《 财经 十一人》表示,港股排队上市的企业不少,而在2022年1月4日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出台后,对企业数据合规的监管在加强。

招银国际研究部分析师白毅阳告诉《 财经 十一人》,和竞争对手相比,小鹏已经进入港股通,理想上半年也有希望进入,而纳入港股通意味着能吸引更多内地资金,股票流通性更强,因此蔚来在和国内投资者的对接上已经落后了。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二线造车新势力正在港股排队上市,车企对港股资金的追逐会进一步加剧。

蔚来不可谓不着急。根据蔚来披露的数据,在2021年下半年完成了一笔20亿美元的融资后,其现金储备在600亿元人民币左右。这种现金实力已经不输于欧美大牌车企了。但是,根据招股书,蔚来至今并未实现盈利,只是最近才从某些时期的经营中产生了正现金流。

根据招股书,2018年、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九个月里,蔚来分别产生净亏损人民币96.39亿元、112.96亿元、53.04亿元及18.74亿元。此外,尽管蔚来在2020年和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九个月产生了正经营现金流,但是在2018年和2019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负79.12亿元和87.22亿元,并且在2021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的经营现金流为负。

也就是说,蔚来现在不缺钱,所以并不急于现在通过正规的IPO途径上市来获得资金。 按照香港上市的规则,上市后6个月内的控股股东并不能出售股份。如果之后有募资需求,也需要等到上市6个月之后才可以增发。

但这种不缺钱仅限于现在。 因此,蔚来此举要的是先获得一张确保安全的“‘船票”,上市后,蔚来发行的美国存托凭证可以与港股进行自由兑换,稀释潜在的“中概股退市”风险,但并不是真的不在乎钱了。相反,长远来看,正是为了打通融资渠道,才让蔚来要迫不及待“‘上船”。

在赴港上市的同时,为了扩大投资者接触渠道,蔚来表示,蔚来也已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提出以介绍方式第二上市申请,具体上市日期正在审核中。但是,赴新上市这条路是不是能走通,什么时候走通,这些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

无论是数据合规还是宏观经济波动,由地缘政治外溢的风险正在前所未有影响中国 汽车 产业。此次赴港,也标志着蔚来正在不遗余力拥抱内地资金,这在接下来的新造车肉搏竞争中格外重要。

新造车是众所周知的“‘烧钱 游戏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蔚来在2019年—2021年共完成了9次融资,方式包括可转换票据、存托股、战略投资,按最新的美元汇率计算,总计金额至少412亿元。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多样化的融资能力正在成为新能源 汽车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021年10月29日,蔚来完成了一笔10.3亿元的碳中和新能源 汽车 租赁ABS。而在一周前的3月3日,蔚来又刚刚发行总规模达到10.3亿元的全国首单绿色新能源 汽车 租赁ABN,所获资金将全部用于 汽车 业务投放。蔚来正在建立从交易所和银行间双市场直接融资的能力。

财务问题并非唯一大考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蔚来的未偿还长期借款总额达到了98.266亿元,同时在过去一年里,蔚来的员工人数规模几乎翻了一番。

由于目前大量的未偿债务和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可以预见的是,蔚来在一段时间内依旧面对来自财务方面的挑战,并且会借助更多渠道来获得资金。

但是,对正处于低迷的蔚来,融资显然不能解决当前所有的问题。

在蔚来的招股书长达87页的风险提示,除却中国越来越激烈的 汽车 市场竞争和蔚来自身公司经营风险,来自产能和运营方面的压力格外值得注意。

今年以来,蔚来 汽车 的交付量已连续两个月跌出前三。尤其是在同比增速上,较同行相差甚远,蔚来2月交付量同比仅增加9.9%,理想和小鹏 汽车 的同比增长率均超过250%。

这也和蔚来特性相关:作为一家早期将资金和重点都投向了用户和品牌建设的公司,蔚来选择了代工的模式生产电动车,早期并没有在自有产线和智能化方面重点投入。这一点成就了如今的蔚来,也导致了蔚来产能至今严重受制于人,智能驾驶短板也时常被诟病。

在蔚来的招股书中,也提及了与第三方合作造车会使其受到无法控制的波及风险影响。

蔚来正在试图变快,这种变快体现在产能、产品和出海多个方面。

产能 ,除了江淮蔚来先进制造中 的 产线升级改造,合肥蔚来园区第 个 产基地也在建设中,预计2022年三季度将正式开始 产。除了特斯拉上海工厂,国内几乎没有企业可以和这一建厂速度相比。

而在车型方面,蔚来今年推出三款新车型,被市场认为具有爆款相的ET7将在3月28日交付,ET5将在9月开始交付;第三款车ES7或于4月北京车展亮相。同时,蔚来也开始“降价”,相比过去50万元以上的价格,ET5的售价为32.8-38.6万元。对于一家定位中高端的车企来说,向下兼容市场似乎更被看好。中信证券预计,蔚来 汽车 2022年销量有望达到18万辆,同比增长约100%。

在出海 ,去年9 30 ,蔚来正式进军欧洲市场,开始在挪威交付。今年蔚来将会进军更多海外市场,包括与BBA正面相逢的德国。

但与此同时,在更加激烈的竞争面前,蔚来的短板将有更多暴露的风险。 随着宏观环境变化,电动车的关键材料,如铝、铜和芯 的价格上涨,蔚来的成本控制将会进一步承压。根据此前李斌在去年三季度财报会上透露,今年蔚来的 标是将整车 利率由18%提高到20%。也就意味着在产品力和供应链优化方面需要做更多努力,这并非蔚来过去所长。

带领蔚来赴港上市,是连续创业者李斌第四次经历上市。在过去,蔚来的成功首先是作为创业企业在资本运作层面的成功,而不是作为一家成熟车企的成功。

种种迹象显示,当下的新造车竞争已经驶入了深水区,竞争逻辑和对手都变得不同。没有一家新造车势力可以待在自己的舒适区。

蔚来需要体现更多在企业可持续性上的能力。从这一角度出发,多位受访的蔚来员工向《 财经 十一人》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蔚来过去经历过股价1元的低谷,也经历过60元的巅峰,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巨亏。如何在财富的得失前,在躁动的市场前,继续激发员工们的创业精神,是蔚来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这一问题并非蔚来独有。

美股蔚来与港股蔚来区别

港股蔚来不发行新股、不募集资金。

2022年3月10日上午9点,蔚来顺利在香港交易所挂牌,实现了继美股上市之后的回港二次上市。

与美股上市不同的是,此次港股上市,蔚来采用了“介绍上市”的方式:即不发行新股、不募集资金,只是企业股东将本身的旧股申请在港挂牌买卖,这种纯上市的方式也是港股蔚来与美股募资的最大区别。

蔚来被传注销解散,官方紧急回应

蔚来被传注销解散,官方紧急回应

蔚来被传注销解散,官方紧急回应,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日,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注销,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蔚来方面回应称该公司未曾实际经营,蔚来被传注销解散,官方紧急回应。

蔚来被传注销解散,官方紧急回应1

2月15日,据相关媒体报道,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被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

资料显示,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7月,注册资本7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汽车零部件的批发;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相关零部件的技术开发等,李斌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

该事件曝光后,引发了众人的关注,一度重上了热榜首位,甚至还传出了“蔚来倒闭”的谣言。

对于此,蔚来官方做出了紧急声明称:注销了一个未曾实际经营的子分公司,对蔚来自身业务没有任何影响。

有趣的是,官方还配上了“药丸”的图片,上面还写着“最快今年,最晚明年”的字样,这实际上是一个梗:在蔚来发布ES8之后,曾遭不少车圈大V的激烈批判,甚至还有人断言称蔚来倒闭只是时间问题,“最快今年,最晚明年”。

不得不说,皮还是官方皮。

那么蔚来此次注销的“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到底是何背景?那要追溯到2019年5月份,当时,蔚来与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的一份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蔚来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新的实体“蔚来中国”,并向“蔚来中国”注入特定的业务和资产,亦庄国投将对“蔚来中国”出资100亿元,以获取持有“蔚来中国”的非控股股东权益。

不过,与亦庄国投签订框架协议后近一年时间,双方合作项目并没有取得实质进展,有媒体报道称,一位亦庄国投内部人士称:“我们不投了”。

虽与亦庄国际合作无进展,但在2020年2月,蔚来却与合肥市达成了重大合作,蔚来汽车中国总部最终落户合肥。

那么也就是说,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原本就是为了和亦庄国投的合作而注册成立的,未曾进行过实际经营,在与亦庄国投的合作终结后,蔚来选择将这个“空壳公司”注销也就不难理解了。

蔚来被传注销解散,官方紧急回应2

在2020年与亦庄国投的合作终结后,当时为了合作而成立的蔚来汽车科技公司也于近日注销了。

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日,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注销,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7月,注册资本7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汽车零部件的批发;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相关零部件的技术开发等,李斌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

针对此事,凤凰网《风暴眼》向蔚来进行了求证,蔚来方面回应称:该公司未曾实际经营,对蔚来业务没有影响。

天眼查信息显示,2020年10月,该公司曾因未按规定提交年度报告信息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2019年11月,该公司曾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凤凰网《风暴眼》了解到,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地址为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其成立的背景也是2019年5月蔚来与亦庄国投签订的合作协议,不过最后双方并未能达成合作。

有行业人士向凤凰网《风暴眼》表示,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注销的原因可能是与亦庄国投的合作已经终结了,这个汽车科技公司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公司注销或因与亦庄国投合作终结

凤凰网《风暴眼》了解到,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背景是,2019年5月蔚来与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的一份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蔚来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新的实体“蔚来中国”,并向“蔚来中国”注入特定的业务和资产,亦庄国投将对“蔚来中国”出资100亿元,以获取持有“蔚来中国”的非控股股东权益。

而当时的股权信息显示,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为NIO NEXTEV LIMITED、NIO USER ENTERPRISELIMITED,持股比例分别是85.71%、14.29%。亦庄国投尚未成为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

不过,与亦庄国投签订框架协议后近一年时间,双方合作项目并没有取得实质进展。有媒体报道称,一位亦庄国投内部人士称:“我们不投了”。

在与亦庄国投的合作迟迟没有进展之时,2020年2月,蔚来却与合肥市达成了重大合作。

据合肥市政府官方消息,2020年2月25日,2020年合肥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在合肥市江淮蔚来工厂举行,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运营体系,总投资1020亿元。其中,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计划融资超百亿元。

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合肥,是否意味着其与亦庄国投的合作“告吹”?对此,李斌当时表示:“从框架协议到最终协议,中间都有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有的框架协议项目推进的比较快,反之有的项目落地推进的会比较慢。关于与亦庄国投的合作,以最终协议为准。”

不过,据媒体报道,对于蔚来汽车与亦庄国投达成合作的后续发展,李斌后来曾给出回复称:“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正式协议签订后,我们与亦庄国投签署的.框架协议方案就不会再继续推动了。但是,蔚来不排除将来会和别的投资机构进行一些股权方面的合作。”

可以看出,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原本就是为了和亦庄国投的合作而注册成立的,未曾进行过实际经营,在与亦庄国投的合作终结,如今选择将这个“空壳公司”注销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季度营收同比暴增116%但仍未盈利

从最近一期的财报来看,蔚来的营收超出市场预期,不过净利润依然为负。

去年11月9日美股盘后,蔚来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蔚来汽车第三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98.05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6.6%,与上一季度相比增长16.1%,超过分析师预期的93亿元。

据相关报道称,蔚来2021年第三季度销售了大约20万积分,获利5.17亿元人民币,这是蔚来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但从盈利状况来看,第三季度蔚来净亏损达28.59亿元,同比扩大140.7%,环比扩大333.6%。

从销量来看,蔚来也暗藏隐忧。去年11月1日,蔚来汽车公布今年10月销量数据显示,共交付新车3667台,同比下降27%,环比大跌65%。

关于10月销量暴跌原因,蔚来给的理由是产线改造。蔚来表示10月江淮蔚来合肥工厂停线改造,导致产量受到影响,但10月下旬起,合肥基地已逐步恢复生产。

不过之后的11月和12月,蔚来汽车的交付量均落后于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从2021年全年交付量来看,蔚来这个造车新势力中曾经的“老大”,似乎也正在被小鹏超越,其全年销量增速也低于理想。

2021年,小鹏汽车全年总交付量达到98155台,为2020年的3.6倍;蔚来汽车共交付91429辆汽车,同比增长109.1%;理想ONE总计交付90491辆,同比2020年增长177.4%。

而电池或许是制约交付的最大因素。三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李斌表示,尽管宁德时代已经进行很多投资以扩张产能,但电池供应仍是蔚来实现交付的“天花板”。

港股上市或受阻,蔚来被传新加坡二次上市

在资本市场上,此前被传将在港股二次上市的蔚来,近日却传出了将在新加坡二次上市的消息。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1月26日,有消息透露,蔚来汽车计划于2022年在新加坡寻求二次上市,而这笔交易可能筹资约19亿美元。此次蔚来汽车之所以考虑在新加坡二次上市,是由于公司在香港的上市计划一直悬而未决。

对于这个消息,蔚来相关人员给出回应,表示“对于市场传言,公司不予回应”。

不过,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曾就上述消息回应称:“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推进保障投资者利益和公司长远发展的资本市场方案。”

凤凰网《风暴眼》了解到,早在2021年3月,蔚来汽车已向港交所正式提交二次上市的申请,但迟迟未有进展。

与此同时,2021年7、8月,同为造车新势力的小鹏、理想却分别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成功。

2021年9月,蔚来宣布计划发行不超过20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彼时有消息透露,蔚来香港上市或延期,原因在于蔚来2019年设立的用户信托基金存在不确定性遭到港交所询问。

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年来,受“芯片荒”以及中概股整体环境等因素影响,造车新势力的股价集体下挫。2021年至今,蔚来市值蒸发超六成,由原来的600亿美元跌至360亿美元,跌幅超过理想、小鹏。

蔚来被传注销解散,官方紧急回应3

日前,网通社从相关渠道获悉,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状态由存续变更为注销,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该公司注册资本为7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蔚来汽车创始人及董事长李斌。对此,蔚来汽车有限公司企业传播高级总监马麟回应,“该公司未曾实际经营,对蔚来的业务并没有影响。”

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7月24日成立,其经营范围包括汽车整车及相关零部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汽车零部件批发;货物进出口、代理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销售汽车。

除此之外,蔚来还表示今年将对旗下ES8、ES6、EC6车型智能座舱硬件进行升级,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驾驶体验。此外,蔚来全新中大型SUV车型ES7将于4月正式发布;蔚来ET5也将在今年9月开启交付。值得一提的是,蔚来还计划在年内进入德国、荷兰、瑞典及丹麦市场,进一步拓展其全球化战略。

关于美股蔚来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美股蔚来

发表评论

融和实业Copyright www.rh-industry.com Some Rights Reserved.温馨提示:本站非华泰期货官网,其中华泰期货APP下载为华泰期货官网提供。 备案号:鲁ICP备20015567号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为个人学习、研究、欣赏使用。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